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高校信息 - 高校资讯 - 正文
教授“教不起”实在堪忧
来源:不详 2007-3-26 15:50:00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包伟民于近日公开声明拒绝招收研究生。此事起因于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规定,导师自2007年起招收研究生,要向校方交纳助研经费,具体数额按招收人数计算。而包教授无力交纳并深表不满,遂有拒招之举。
(3月23日《中国青年报》)

  学生抱怨学不起早有耳闻,教授表态教不起倒是头一回。按照每位导师平均每年招收2名博士和3名硕士的通常情况来计算,每年至少要交9900元。正是这近万元的助研经费令包伟民教授不得不关门收山。包教授在《告考生》的声明中言辞恳切:“难与二三才俊灯下读史,以共教学相长之乐;烦请另投名师,以免误了前程。”其抱憾之情溢于言表。象牙塔内的不同学科贫富分化,即使是名牌大学教授,但身处文史哲等基础学科,近万元的助研经费相当于数月工资。当然,这笔助研经费对于诸如法律、经济和工科等应用学科的导师而言则如九牛一毛。

  所谓的助研经费无异于“人头税”,按招生数量向导师收费,多招多收。研究生扩招数年来,培养经费一直由国家负担。不少导师慷国家之慨,招生数量“通货膨胀”。某些导师门下甚至有数十位研究生,教学质量无从保证。因此,向导师收“人头税”本意是通过运用价格机制,使导师招生宁缺毋滥。不过,此举未免过于理想化,反而会令导师有功利倾向。

  应用学科的导师由于经费充足,尽可广招门生。在应用学科素有“老师就是老板”之说,如今导师既然为研究生交“人头税”,原来的师生关系更是易为雇佣关系。导师不再以传道授业为首任,名为招研,实为招工。导师如此功利,研究生更功利,教育质量怎会见长。而基础学科的导师因囊中羞涩,不得不面临学问后继无人的窘境。长此以往,基础学科的发展难免日渐式微。

  总不至于让包伟民教授也像易中天那样靠吆喝历史,赚钱交这“人头税”吧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最新文章